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篇

2023-01-09 13:48: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  艰险巴蜀中,  无亲无友凄凉地。  荆棘刺,  砍不完。  忧愁泪,  淌长久。  二十三年独一人,  怎奈何——  光阴蹉跎。  闻笛赋、烂柯人,  世态变迁。  漫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篇,供大家参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

  艰险巴蜀中,

  无亲无友凄凉地。

  荆棘刺,

  砍不完。

  忧愁泪,

  淌长久。

  二十三年独一人,

  怎奈何——

  光阴蹉跎。

  闻笛赋、烂柯人,

  世态变迁。

  漫长路,

  人世亦全非。

  看沉舟侧畔,

  千帆竞过。

  病树前头,

  万木生机。

  听君吟歌于席上,

  歌助酒兴意更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一、理解性填空:

  1.诗中运用典故抒发作者对老友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暗示出自己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2.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诗中点明酬赠题意,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描述: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有一艘沉下的船只,在它的旁边,千帆竞发,有很多船相继从此驶过;在一棵枯败的树前,万木葱郁,无数的树木在春天欣欣向荣。

  2.赏析: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以“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而“千帆”“万木”来比喻在他被贬居他乡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本是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客观上却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它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三、前四句的感情基调低沉伤感,后四句昂扬慷慨。

  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教学目的:

  1、诗歌中表达的愤激的感情。

  2、体会诗中名句所包含的新陈代谢的自然哲理,以及现在对名句的新的理解

  3、对学生进行诗歌赏析的训练,学习写简单的赏析文章。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赏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激趣,导入新课。

  情景:小刚和小强是一对好朋友。初中毕业后,两人都没有考上高中。转眼已经有三年没有见面了。今天,在母校门口偶遇了,他们会有怎样的举动呢?请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

  (预设表演:握手、拥抱、互相打招呼;交流别后的生活;回忆当年的学习生活等)。

  (设计此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发挥想象,发挥潜力,通过表演来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诗歌背景介绍。

  感谢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诗中也有两位故人,他们是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三、解题。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我个人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四、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师生共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五、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一)分组说话,生生互动。请每个同学在自己的小组里,用优美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同学之间互相,互相学习,力求全面理解诗歌的意境。

  (二)老师作简洁的.诗歌赏析介绍,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深入地理解诗歌。

  (这首诗歌的首联直抒胸臆。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贬。被贬到“巴山蜀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载”,其间苦楚可以想见。“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了出来。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颈联承颔联而来。“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的道理。这种与诗人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并不奇怪,因为时代不同,欣赏某一作品的感受和作者不同这是很自然的。,尾联看似*淡,其实是点睛之笔。“长”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慨。)

  板书:

  首联:直抒胸臆。 “凄凉地” “弃置身” 愤激之情

  颔联:运用典故。 《闻笛赋》 “烂柯人” 感叹之情

  颈联:千古名句。 “沉舟” “病树” 自比之意

  尾联:点睛之笔。“歌一曲” “长” 坚忍之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遍。

  六、学习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结构美。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七、背诵大比拼。规定5分钟的时间,看谁背得最快最好。请背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八、作业。

  (1)默写这首诗

  (2)结合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写一——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推荐访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