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菁选2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菁选2篇

2025-05-14 11:40:3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1  1.货币的本质是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菁选2篇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1

  1.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3.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4.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

  (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力)

  5.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所以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

  6.通货膨胀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通货紧缩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7.“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价值决定价格。(×)

  (“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

  8.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9.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供过于求)。(×)

  (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是价值决定价格,所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10.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1.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都相符合。(×)

  (由于供求关系不断变化,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所以,并不是每一次交换价格与价值都相符合,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均数中。)

  12.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

  13、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性能在不断的提高,其价格也在不断的下降,人们对轿车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 (说明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14.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5、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发展壮大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都占有支配地位。(×)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有支配地位)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2

  我们的民族精神

  1. 中华民族精神:以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为维护世界和*、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勤劳勇敢: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3. 爱国主义

  (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灵魂。

  5.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4)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推荐访问:高考 知识点 归纳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1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100字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100个 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框架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