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菁选3篇【通用文档】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3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菁选3篇【通用文档】

2023-06-14 09:12: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1  第一章职业理念  考点1:教师的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2)热爱幼儿——幼儿教师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菁选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菁选3篇【通用文档】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1

  第一章 职业理念

  考点1:教师的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2)热爱幼儿——幼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

  (3)团结协作。

  (4)为人师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2.知识素养

  (1)精深的专业知识。第一,精通所教授科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了解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幼儿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

  (3)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各学科教材教法是幼儿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准确;其次要富有感情,有感染力。更高一步的要求是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独特的风采。

  (2)组织管理能力。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二是幼儿集体的组织管理。

  (3)教育科研能力。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应具有对他人成果进行分析、鉴别并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身心素养

  健康的身体素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幼儿教师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能精力充沛、生气勃勃地从事工作;另一方面表现为反应敏捷、体格强壮、耳聪目明、声音洪亮。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指幼儿教师在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的期望和自身实际状况,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角色的要求并不断促进角色向积极方向发展。

  【考题模拟题】

  (  )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A.团结协作

  B.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C.为人师表

  D.热爱幼儿

  答案:B

  考点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得不错”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考题模拟题】

  新教师一般处于关注(  )阶段。

  A.学生

  B.情境

  C.生存

  D.课程

  答案:C

  考点3:教师职业的性质

  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2)教师是教育者、支持者、引导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考题模拟题】

  与医生、律师一样,教师职业属于(  )。

  A.从属职业

  B.社会职业

  C.私人职业

  D.专门职业

  答案:D

  考点4:终身学习的意识

  英国*教育家耶克斯利最早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将之真正概念化和体系化的代表人物是保罗‘朗格朗。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

  (2)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教师职业的现实要求。

  (3)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2.勇于探索创新,让教师的职业生命充满活力

  创造型的教师能用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来发现和创造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成功地影响学生,否则,就不是一位好教师。

  3.学会学习,为可持续发展获取持久的动力

  教师要胜任教书育人和为人类社会造福这一神圣的使命,就必须建立起动态的知识库和科学的知识结构,随时补充、更新、调整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知识跟上科学发展的需要。

  【考题模拟题】

  学会学习是终身可持续发展的(  )。

  A.必由之路

  B.必然要求

  C.现实要求

  D.持久动力

  答案:A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2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课堂上,有位同学未经许可离开教室。对此,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在几分钟内如果不能找到该学生。应当立刻报告给校长

  B.发动全班同学一起去找他

  C.立刻把他带*室。但不要太关注他

  D.事后和他进行谈话,严肃地对他说清楚不经许可不能擅自离开教室

  2.荀子日:“君子之学也,人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又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下列对荀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苟子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把教学或学。-9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做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B.荀子认为教学只要尽量发挥我的本心,扩充我的善性。就可以知天了

  C.荀子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D.荀子认为教学的认识过程,从感性到理性,最终在于实践“行”。只有学而能行。才能算完全的认识

  3.反映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 )。

  A.为人师表

  B.献身教育

  C.教书育人

  D.公而忘私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何处?( ) A.《韩非子》

  B.《荀子》

  C.《中庸》

  D.《诗经》

  5.男同学小陈*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 )起开始施行。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C.1986年2月16日

  D.1999年3月

  8.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或者县级人民*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或者乡镇人民*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或者县级人民*教育行政部门

  9.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依据是( )。

  A.法律规范

  B.法律事实

  C.法律权利

  D.法律义务

  10.下列不属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文件是( )。

  A.《学位条例》

  B.《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C.《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D.《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11.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明确作出此规定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2.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 )。

  A.*崇尚以德治国。儒家思想受统治阶级重视

  B.*是礼仪之邦。儒教思想集礼教之大成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对儒家思想不构成威胁

  13.京剧的`花脸所属的行当是( )。

  A.生

  B.丑

  C.净

  D.末

  14.关于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

  B.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杂交水稻

  C.《诗经》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

  D.袁隆*的研究小组在海南岛找到的野稻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

  15.关于人文奥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文化的奥运、实现和谐的奥运

  B.发端于l896年。在世界首次举办的奥运

  C.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奥运

  D.“更快、更高、更强”与“和谐、和睦、和*”的有机统一的奥运

  16.古人对于我国姓氏的来历有如下阐述“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宜;氏于事。则巫乙匠淘……”由此可以推断,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

  A.族号

  B.匿名

  C.官名

  D.爵号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3

  逻辑思维能力

  1.概念

  概念就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性质。其中内涵是概念所具有的特征,外延是概念所指的对象。内涵与外延具有反变关系。根据外延,概念之间具有全同、属种、种属、交叉、全异5种关系。

  全同关系:全同关系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属种关系:属种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种属关系:种属关系是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全异关系:全异关系是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的关系。

  2.直言命题

  命题也叫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判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1)直言命题的类型

  根据所含联项和量项的不同,可以把直言命题分为六种类型:

  ①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都是P,记为SAP,缩写为A。

  ②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记为SEP,缩写为E。

  ③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记为SIP,缩写为l。

  ④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记为SOP,缩写为0。

  ⑤单称肯定命题:a(或某个S)是P。

  ⑥单称否定命题:a(或某个s)不是P。

  (2)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是指有相同素材(即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关系。如果没有相同的主谓项,则无法比较它们的真假。可以把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概括为四类,即反对关系、差等关系、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3)三段论

  所谓三段论,就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联结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三段论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

  要想使一个三段论有效,就必须遵守一般规则。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如下几条:

  ①在一个三段论中,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②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特称,则结论为特称。

  ③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则结论为否定。

  3.模态判断

  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一定"等叫作"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作"模态命题"。

  四种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为:

  (1)矛盾关系:必然P与可能非P;必然非P与可能P。

  (2)反对关系:必然P和必然非P。

  (3)下反对关系:可能P和可能非P。

  (4)从属关系:必然P和可能P:必然非P和可能非P。

  4.复合判断

  复合命题是指由简单命题用联结词联结而成的命题。根据其逻辑含义,可以将这些逻辑联结词分为四大类,这四大类构成了四种不同逻辑含义的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其中假言判断在逻辑判断试题中涉及最多。

  5.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根据前提所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把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2)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个体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不完全归纳推理可以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6.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既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第一,前提中确认的相同属性越多,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越大;

  第二,前提中确认的相同属性越是本质的,相同属性与要推出的属性之间越是相关的,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越大。

  7.逻辑基本规律

  (1)矛盾律

  矛盾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在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中必须否定其中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2)排中律

  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就是排中律。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其中一个,否则会犯"两不可"的错误。

  (3)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维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这就是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8.论证推理

  论证推理考查的主要是批判性思维,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识别、构造、评价实际思维过程中各种推理和论证的能力。

  论证推理的解题原则:

  (1)答案不需充分

  在加强支持型和削弱质疑型题目中,只要求考生能够在所提供的选项中选取能最大限度支持或削弱题干论证过程的一个选项,而不用去考虑这个选项能否必然使论证完全正确。

  (2)收敛思维

  在解题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选项的信息尽量来自题干材料;另一方面,在答案选取中,尤其是在排除干扰项时,要严格依据选项的字面意思,而不能过度引申。

  (3)相对最优

  考生在区别干扰项和正确答案时要注重选项对题干论证所起作用的程度上的区分。考生只需要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做出选择,而不必对选项和题干的设置产生质疑,考生只需要在限定范围内选出相对最优的选项即可。


推荐访问:幼儿教师 考点 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 菁选3篇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1 幼儿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是什么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职业理念怎么答题 幼儿园教师职业综合素养试题

猜你喜欢